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

兒時記憶

在都市成長的孩子,進入山林總有一分緊張感,自己從小也是在都市裡長大,但成長過程中,並沒有與山林隔絕。印象中,小時候過年時總會穿著厚厚的紅衣,坐在家裡的小貨車後座(父親是總舖師,車子是載貨用),經過彎蜒的山路,回到山上過年,換新春聯,說吉祥話,在庭院中跑跑跳跳,圍爐吃年夜飯,拿阿公發的紅包,阿媽則是會拿私房錢,放在紅包內偷偷拿給我,還交代不要跟媽媽說。


旁邊的田可以捉蝌蚪,看青蛙,夏天晚上還有螢火蟲飛舞,另一塊空地有雜草、蜻蜓、蝴蝶;除夕夜,會買一些小孩子那時可以玩的鞭炮來玩,還用拜拜的那種香來點火,例如插在細縫中射上天空的沖天炮、單側點火丟在地上然後馬上自然反應摀住耳朵的水鴛鴦、用力甩在地上嚇朋友的老鼠炮、可以接力點火及相互分享的美麗仙女棒、會追著人跑的小飛碟等等,都是很難抹滅的回憶。

當天會在山上住一天,夜裡的寧靜,跟都市很不同,都市的家是在鐵路旁邊(也就是現在的捷運),每到23:00就會有一節末班火車廂經過的聲音;隔天春節很早的時候,就會聽到阿公在放鞭炮;元宵節,會去關渡宮拜拜以及欣賞花燈,晚上會有一群人拿著火把或燈籠,以及抬轎土地公繞著大街小巷,燈籠還是用奶粉罐,底部插上蠟燭做的。那時的台北很不同,一到過年時節,大部分的台北居民會回到中南部過年,所以路上連停車格都看不到幾台車子。

小時候在都市的家,總是會在陽台,望著家旁的哨兵站,或是遠處的陽明山,還可以清楚看到"中正山"三個字,因為在士林官邸的附近區域,不能蓋三層樓以上的房子,所以景觀特別好,但在解禁之後,周邊的房子開始五層、七層樓以上一直蓋,遠處的景觀就慢慢消失了,雙眼望出的景觀被取而代之的是,隔壁棟住戶的玻璃,而且還會拉上窗簾。

現在的人住的距離越來越近,但反而跟鄰居不太認識,彼此的心保持距離;以前的人住的距離比較遠,但常常會去親戚鄰居家聊聊天,感覺比較緊密,還能互相照應,真是大不同呢!希望能幫未來的小彩虹創造的兒時記憶,是有比較多人與人、人與自然生命的互動,而不會是只有人與手機、人與平板、人與電腦電視、人與VR的互動~